上周末,拼多多一石激起千层浪,微信群被“4毛钱充值一百元话费,快!快!快!”刷屏。从1月20日凌晨开始,拼多多出现巨大漏洞,用户可随意领取100元无门槛券。大批用户利用无门槛券来充值话费、Q币。20日中午拼多多发表“关于“黑灰产通过平台优惠券漏洞不正当牟利”的声明”:黑灰产团伙通过一个过期的优惠券漏洞盗取数千万元平台优惠券,进行不正当牟利。

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,网络安全任重而道远!


疯狂者“一夜未眠”
有的用户利用这一漏洞给自己储备了够好几十年的话费,有网友甚至晒出截图,表示自己账户内有超过50万Q币余额。当然,这样做的用户毕竟占一少部分,但也间接说明了这次漏洞带给拼多多的损失一定不小。

警钟长鸣-管控风险
拼多多事件无疑给电商平台“敲响警钟”—风险控制、预警机制、技术和运营的防漏洞能力,都需要时时盯紧,防患未然才是明智之举。

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,网络安全任重而道远!


SSL证书-防患未然
面对诸多的网络安全事件,企业要做的是防患于未然-部署https证书,让数据在传输之初就得到保护。千万不要小看https对数据隐私的保护。https是由“http协议+SSL证书”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、身份认证的一种网络通信协议。https对网站起到两个作用,一是将传输中的数据进行记录、封装、加密;二是在数据传输开始前,通讯双方进行身份真实性认证并协商加密算法、交换加密密钥等。

http早已“过气”
http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是不存在安全性的,有人形象地比喻为信息在“裸奔”。而部署了https证书则完全不同,它相当于给互联网信息撑上了安全的保护伞,使信息传输安全得到了保障。

https证书-大势所趋
各大浏览器纷纷要求网站部署SSL证书,将http明文访问升级成https加密访问。比如谷歌Chrome为所有http网站打红叉;火狐Firefox对“使用非https提交密码”的页面进行警告;苹果宣布所有提交到App Store的应用强制通过https连接网络服务,通过SSL证书加密保障用户数据安全;微信小程序也不再支持http方式,必须使用https加密。